主要競技器材和戶外健身路徑,塑膠場地等系列產品
塑膠跑道面層材料主要是聚氨酯(PU)塑膠和三元乙丙(EPDM)橡膠,具有彈性優良、接著力強、耐磨、耐酸堿、抗老化、全天候性、環保、阻燃、養護簡單、色彩鮮艷等優勢,有利于美化環境及提高參加運動的愛好。那么,塑膠跑道該建多厚才能讓這些優勢充分展示呢?
目前國標規范規則,塑膠跑道厚度不少于13mm。塑膠跑道面層的厚度對于面層的外在特性來說是重要的,從某種意義上說,塑膠跑道的耐久性取決于面層的厚度,尤其是物理性的損傷。
?
假如世界田徑協會聯合會規則允許運動員運用某一長度的鞋釘,那么場地外表就必須有足夠的厚度(國標要求少13mm)。一起,在場地外表的某些區域,如標槍拋擲區的后部分,要比其他地方厚。由于標槍這樣的特定項目允許運用的鞋釘更長,因些加深了鞋釘刺入外表的深度,而且對場地外表的破壞程度也更嚴峻。
為什么規則小厚度?
塑膠跑道面層規則小厚度,重要的原因在于合成外表的動態功能主要看它的厚度。假如場地外表太薄,發生的力氣變小,變形才能將會遭到負面影響,運動員將會感覺到堅硬和無彈性。
那塑膠跑道是不是越厚越好呢?
當然不是!假如場地太厚,同樣會感到太軟或不適應。除了跑道上部分需要加厚的區域外,新建的塑膠跑道場地均勻厚度小12mm,任何地方都不能少于10mm。在場地外表,厚度在10-10.5mm之間總面積不能超過5%。